在三國的許多故事之中,有《三國演義》的虛假故事,也有《三國志》中的真實故事,而「木牛流馬」這個在《三國演義》和《三國志》都提到過的工具,無疑是有帶一些神秘色彩的,民間傳說是諸葛亮為了北伐運糧問題開發的,但是這個「木牛流馬」就是存在的還是虛構的?「木牛流馬」究竟是諸葛亮發明的還是後人附會的?
古籍中的明確記載
在古籍中對於「木牛流馬」記載最早的是出於《三國志》當中和其中的注引。但是《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中並沒有用篇幅闡述「木牛流馬」的詳細結構。
而對於「木牛流馬」真的是諸葛亮發明的嗎,在裴松之在注釋中引用的《諸葛亮集》中能看到相關內容:
「亮性長於巧思,損益連弩,木牛流馬,皆出其意。」——《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諸葛亮集》
而從上述的注釋之中能看到,裴松之證明了「木牛流馬」是諸葛亮本人經過巧思發明的產物,而《諸葛亮集》雖然說已經散佚不知去向,但是裴松之身處的時間為南朝劉宋時期,對於三國的時期相距十分的接近,所以他的注釋是比較有史料價值的,可以提供較高價值的參考。
《三國志·後主傳》亦有簡略記載:「(建興)九年,亮復出祁山,以木牛運;十二年,亮悉大眾由斜谷出,以流馬運。」
而從劉禪傳記當中的這句話,能看出「木牛流馬」並不是一種運輸道具,而是兩種。在當時建興九年以及十二年中被使用和記錄。
「木牛流馬」是什麼?
雖然說一些史料之中能找到零星一些原文,但僅僅能確認其存在過,但是具體結構至今沒有古籍進行說明和拆解!後世的史學家也對其進行各種假說。
兩種假說:
人力型「木牛流馬」:許多人覺得「木牛流馬」是一種類似於獨輪車的運輸工具,其本身價值是為了讓人力運輸增加效率。對此說法,宋朝也有記載:
宋代《事物紀原》稱:「木牛即今獨輪車」,明代《天工開物》亦提及類似結構。
自動化「木牛流馬」:這種說法其實很多人是通過了《三國演義》的影響認為有這種可能性,對於民間來說,許多人覺得「木牛流馬」就是可以自己行走的運輸工具,但這種說法並沒有古籍支撐!
而「木牛流馬」的運輸方式在《諸葛亮集》中也有相關的記載:
《諸葛亮集》原文曾描述其運作方式(見於《太平御覽》卷七三九引):「木牛者,方腹曲頭,一腳四足……載一歲糧,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勞。」
這句話雖然不是在正史中出現的,但是在許多記載歷史的冊子中常常引用這句話,所以還是比較可信的。對「木牛流馬」的外形類似於一種「方腹曲頭」+「一腳四足」的推車,大家可以看看那部老三國電視劇裡面的「木牛流馬」的形象,我個人感覺挺還原史料的。
結語:「木牛流馬」真實存在但不是全自動運輸工具
所以綜合各類有記錄「木牛流馬」的史書不難得出一個結論:「木牛流馬」確實是諸葛亮發明的運糧工具但是是一種改進人力運輸的工具並不能自動化行走。
所以從「木牛流馬」能看出諸葛亮對於實用價值的看重,就如清代學者王鳴盛所言:「諸葛公之才,不在虛聲,而在實事。」
對諸葛亮感興趣的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