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皇貴妃是屬於妾,還是屬於什麼?

· 歷史文化解讀

屬於內命婦。

《唐六典·內官》明確記載:「皇后之下,有貴妃、淑妃、德妃、賢妃,為夫人,正一品;昭儀、昭容……為九嬪,正二品;其餘為世婦、御妻,皆有品秩、俸祿,統謂之內命婦。」可見皇貴妃(或貴妃)作為內命婦之首,是國家正式命婦體系的一部分,而非民間意義上的「妾」。

皇室和民間還是不能簡單代換的,東漢後宮經常弄一種操作,皇帝要娶皇后了,並不是直接對看中的女子下聘,而是先把看中的幾個貴女接進宮裡封為貴人(東漢的貴人是僅次於皇后的後妃品級),考察她們的品德行為。

然後從中挑選一位再晉升為皇后。

這個操作在民間就是妥妥的以妾為妻、扶正,大家都玩的不多,一般來說續弦這麼幹的多一些,但在皇室這就是一種常態。

《後漢書·皇后紀》載:「漢法,常擇良家子有德行者,先拜為貴人,後乃立為皇后。」正說明東漢「貴人」實為皇后候選,其身份雖在皇后之下,卻非普通妾室,而是制度化的「預備中宮」。

東漢的「貴人」本質就是「皇后預備役」,「皇貴妃」其實也差不多,待在這個品級上的,要麼是皇后預備役,要麼是快死了給的榮譽職位。

主要還是因為後宮品級是貨真價實的官職,有正兒八經的俸祿待遇的,不是單純的男女關係,所以不能完全用民間妻妾二元法代入。

滿漢不一樣,漢是一妻一妾,滿是多妻多妾制(嫡福晉,側福晉是妻,其他是妾),清朝後宮因為漢化所以一定程度上變妻為妾了,一般王府的側福晉在王爺登基後會升級為貴妃或皇貴妃,把側福晉降級成妾了。

对古代话题感兴趣的推荐阅读:古代嫡女地位:真有那麼高,還是被後人高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