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錦衣衛的密探系統如何滲透到民間日常生活?大明錦衣衛現在大家很多人都知道,不少小說也用錦衣衛這個原型來寫,而在明朝,錦衣衛也確實有民間消息獲取的事宜,但說要滲透民間,那倒真的不至於。
錦衣衛的滲透主要是對於明朝的中心區域,例如南京+北京和官員聚集較多的地方,對於明朝的百姓來說,有一點點震懾作用,但肯定是沒有滲透到百姓之間的。
起初的錦衣衛只是皇帝身邊的禮儀隊伍和貼身帶刀護衛,朱元璋年間,因朱元璋擔心那些開過功臣意圖謀反,也擔心百姓在民間造謠,才開設了錦衣衛的新功能—緝事。
自此之後錦衣衛便有了監視百官的權力,還派人打聽街頭巷尾的街談,從而控制謠言。
《明史·刑法志》:「令錦衣衛詗察中外,凡閭閻細故、市井訛言,皆得上聞。」
古籍原文說明錦衣衛是可以偵查朝廷內外的任何事情,上至百官的生活,下至街坊閒話,都能直達皇帝身邊,權力之大,令百官敬畏。
《明太祖實錄》卷157記載,洪武十六年朱元璋曾下令:「命錦衣衛密遣人於軍民中察聽,如有妄言時政者,即擒以來。」
上述原文也說明如果錦衣衛抓到隨便談論朝政決策的,會馬上抓起來,這樣的舉动能讓百姓不敢亂議,維持明朝的統治穩定。
比較經典的案例就是錢宰的那首打油詩了,人家都沒寫下來,念了一下,第二天就被皇帝朱元璋知道了,把錢宰嚇了一跳。
錦衣衛雖然權力很大,但是如果要維持這種情報的穩定性,成本是很高的,所以才導致錦衣衛主要是監查百官,主要圍繞明朝的京師、省城以及一些明朝官員圈子,至於民間也不外如是,所以說錦衣衛滲透到民間方方面面說法有失偏頗。
對明朝感興趣的推薦閱讀:明朝薩爾滸之戰為啥一定要任命楊鎬做主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