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蟲的吃法多種多樣的。《舊唐書》之中記載,在貞元元年夏天四月,關中蝗災肆虐,難民們將蝗蟲捉來蒸;興元元年秋天,關輔大旱,莊稼被吃光了,百姓也捉過來蒸著吃。
《舊唐書·德宗紀》明確載:「貞元元年夏四月,關中蝗,民蒸蝗而食之。」又記:「興元元年秋,關輔大蝗,草木牛馬毛鬣皆盡,民捕蝗為食,蒸曝以為糧。」可見在極端饑饉下,百姓並非不吃蝗蟲,而是將其作為救命之糧。
蝗蟲這個東西很奇怪,單獨行動的時候無毒,大部分綠油油的。
除了吃點兒小糧食基本不算大害。
遇到同類儘量保持距離。
但是一旦遇旱災會突然紮堆產卵,每平方公尺的土地可能會出幾千隻,然後發生身體發生變化,習性大變集體行動幾千萬幾億同時行動,身體帶毒不能吃。
對古代感興趣的推薦閱讀:古代行軍為什麼一定要走關口,不能從山上行軍奇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