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有山脈是可以的行軍的,只不過後勤供應不上。
至少大部隊無法施展。
最出名的代表就是攻秦的路線,除了函谷關這條大路之外,其實還有一條小路,就是秦國南方的武關。
只要直接攻破武關,也可以進入關中腹地,只是這條路線比較窄,無法大部隊通行。
而且你就算大部隊強行要走,糧草也很難供應。
就是戰國時期,大家來回的攻擊秦國的函谷關,卻沒人走這條路。
主要是後勤補給供應不上。
《孫子兵法·作戰篇》早已指出:「千里餽糧,士有饑色;樵蘇後爨,師不宿飽。」——遠距離運糧尚且困難,何況翻山越嶺、無路可通?糧道一斷,大軍立潰。
所以請相信古代老祖宗的智慧,現代人想到的,老祖宗早想到了。雄關險隘就是要在大軍沒法繞過去的地方設的,要麼太險絕大多數士兵爬不了,要麼沒法帶夠吃的,要麼沒法帶輜重。少部分不帶糧草輜重的士兵,繞過了雄關險隘,也是別人嘴裡的菜,白給。
《漢書·晁錯傳》亦云:「險道狹路,車不得方軌,騎不得成列,百人守險,千人不能過。」正說明地形之險足以以少制眾,非人力可強越。
对古代话题感兴趣的推荐阅读:古代嫡女地位:真有那麼高,還是被後人高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