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是南宋時期的民族英雄,他的被殺其實到現在還有很多人惋惜,岳飛墓就在杭州西湖,大家有興趣的也可以去祭拜。
對於現在的我們來說,知道岳飛是冤枉的,處死他的罪名是子虛烏有,那麼當時的南宋百姓,民間真的知道他是被冤殺的嗎?我整理了一些有關於岳飛被殺時南宋文人、武人、民間的反應的記載,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建炎以來繫年要錄》卷143(李心傳撰):「飛死,天下冤之。」
通過《建炎以來繫年要錄》來看,岳飛的死,天下的人都覺得很冤。雖然句子寫得誇大了,但是也能說明當時大部分人也是明事理的,而李心傳是當時權威的史學家,他的記載也能作證當時南宋民間確實是群情激憤。
《宋史·岳飛傳》:「獄之將上也,韓世忠不平,詣檜詰其實。檜曰:『飛子雲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世忠曰:『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韓世忠和岳飛同為中興四將,《岳飛傳》記載韓世忠當時直接跑到秦檜面前直接質問秦檜誣陷岳飛的證據在哪裡,而秦檜卻含糊其辭,使得韓世忠十分憤怒,連韓世忠這類武人都能看出端倪,對於民間的群情激憤,也能側面作證真實性。
《三朝北盟會編》卷207(徐夢莘撰):「聞者無不流涕,市井之間,私相弔唁。」
徐夢莘所撰的《三朝北盟會編》中提到的這句,直接描寫了百姓對於岳飛的冤死的傷感,有的百姓還私下祭奠,也能說明即使在朝廷高壓統治下,百姓還是對於岳飛的死,群情激憤。
所以三處古籍記載說明:代表文人的李心傳是憤怒的、代表武人的韓世忠是激憤的、民間百姓是悲憤的。所以岳飛的死,在當時就知道被冤枉的了。
對岳飛感興趣的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