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解衣推食」禮儀背後的社交隱喻是什麼?其實「解衣推食」並不是說漢朝的一個有規章有體系的禮儀制度,更傾向於現在大家默認的一種禮貌,比如我早上見到朋友都問一句吃飯了嗎,大概是這個意思。
所以說「解衣推食」在漢朝那時期也是大家默認的禮制,一般解衣推食是君主對手下的一種認可和信任吧。用了這招,也就是對手下說,看,我多麼信任你。
在古代的時候,吃穿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不像現在物質已經富足能追求精神生活,古代的生活還是圍繞吃穿的,而這種環境下,你的主公,你的君主將他穿的外衣披到臣子身上,將自己盤中的食物分到臣子盤中,第一層含義是單純的食物給予;第二層含義就是一種「視如己出」的姿態。
比較著名的「解衣推食」的案例便是韓信:
《史記·淮陰侯列傳》載:「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萬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聽計用,故吾得以至於此。」
這段記錄在當時是比較出名的,因為在《史記》《漢書》《資治通鑑》中都有寫,也說明劉邦當時對韓信的重視,但說實話,當時的重視也不代表後面的重視,看韓信的下場能看出,其實「解衣推食」更像是遊戲裡面,給人物提高忠誠度的手段。
對解衣推食感興趣的推薦閱讀:江浙自古富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