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嶺南道的「羈縻州」是如何依山川形勢劃分邊界的?

· 歷史地理解讀

唐代嶺南道的「羈縻州」是如何依山川形勢劃分邊界的?古代的版圖劃分一般確實是由山川形式來決定的,羈縻州是古代唐朝的領土名字,屬於嶺南道,對嶺南道不熟悉的,江南道大家應該不陌生,同理。

而羈縻州的劃分是由「因山川形變」的一貫地理劃分規則,簡單講就是有河流就有邊界,有山脈就有邊界這樣,方便古代畫圖和管理地區。

羈縻州現在的位置大概是廣西+廣東西南部+越北那一塊。古代大多居住的是僚族、俚族、蠻族這類的少數民族朋友,知道現在也依舊如此,比如大家所知的瑤族等。

《新唐書·地理志七下》:「嶺南道……羈縻州九十三,皆隸邕、桂、容三管。其地南際海,西接南詔,東連閩越,北阻五嶺,山川險阻,蠻獠雜居。」

《新唐書》記載的原文說明羈縻州以南嶺山脈為界,將羈縻州與中原劃分開來,而「南際海」通俗來闡述就是南界到南海,所以羈縻州整體方位大概是依山傍水,夾江而治的格局。

對羈縻州感興趣的推薦閱讀:三國時期的荊州是現在哪?